小年名片
- 中文名小年
- 別名祭灶節、灶王節、掃塵日
- 時間傳統:臘月廿四,其它:臘月廿三或廿五
- 地區中國
- 定義節日
- 分類民間掃塵日、祭灶日
歷史淵源
灶王爺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祭灶,源于古人拜火習俗!夺屆罚骸霸。造也,創食物也!痹钌竦穆氊熅褪菆陶圃罨,管理飲食,后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據我國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志《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彼未冻纱笏鞯摹都涝钤姟罚骸肮艂髋D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云,乞取利市歸來分!
在清朝中期之前,祭灶日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肚寮武洝肪硎妒隆つ钏囊顾驮睢:“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薄肚宄笆反笥^·清宮遺聞》中說,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于坤寧宮。從清朝中后期開始,帝王家就于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上行下效,北方地區百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時間差別
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從清朝中后期開始帝王家就于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民間傳統小年”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這天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江浙滬地區:除夕前一天——“小年夜”
江浙滬地區習慣稱除夕為“大年夜”,與其對應,除夕前一晚則被稱為“小年夜”,這一天也被稱為小年。歷史上,臘月二十四夜,吳人稱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稱此夜為小除夕。
四川、貴州部分地區:除夕夜——“小年”
在我國西南的部分地區,人們會在除夕夜過小年,他們的大年則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江蘇南京等地:正月十五——“小年”
相傳明成祖朱棣篡權奪位后,南京百姓對其殘忍和苛政怨聲載道,借由正月十五的燈會懷念上一位帝王的寬政,于是元宵節成了南京的小年。民間習俗
祭灶王
祭灶祭灶,是小年這一天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民間傳說,每年小年這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另外,據說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祭灶日期,由于各地風俗習慣不同,其日期也不盡相同。有現存文字記載的,在南朝時,部分地區祭灶日是在臘月八日,與臘八節重合,如《荊楚歲時記》里記載道:“其曰,并以豚酒祭灶神”。
到宋代時,祭灶已經與小年合并起來,定在了臘月二十四這天。如范成大的詩《祭灶祀》:“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斗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云,乞取利市歸來分!痹诒彼螘r,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節”。南宋時則稱為“小節夜”。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臘月二十四日交年,汴梁城里非常熱鬧。無論窮富,大家都忙著買酒買肉買水果,買金銀紙來祭祀。
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但是清朝也的確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的記載!肚寮武洝肪硎妒隆つ钏囊顾驮睢:“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嘉慶二十年刊《溫江縣志》:“十二月二十四日,舊傳灶神上天奏事,先于二十三日夜,各具香花、酒果、燈燭、場糖、錢褚致祭。灶神上天仍是二十四,但是祭祀遷移到了二十三!掃塵土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從二十四開始一直到除夕,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皰邏m”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這天都要打掃環境,清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過了小年,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吃灶糖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過小年時,人們會買糖瓜、關東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爺嘴甜些,上天言好事。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干凈,不留一點污穢。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婚嫁
過了小年,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