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名片
- 中文名霜降
- 外文名FirstFrost
- 代表寓意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植物漸失生機
- 氣候特點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較熱,秋燥明顯
- 季節秋季
- 時間每年公歷10月22或23或24日
- 太陽位置太陽位于黃經210°
- 前一節氣寒露
- 后一節氣立冬
- 風俗活動賞菊、登高等
- 風俗食物藥膳
- 農事活動適時收割,耕翻農田,種春作物
- 養生防秋燥、防秋郁、防寒
- 斗柄指向戌位
- 屬性二十四節氣中的九月中氣
- 三候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蜇蟲咸俯
節氣簡介
霜降,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上古時代以“斗柄指向”劃分節氣,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戌位(西北方),為霜降節氣。漢至明末,以“平氣法”(時間平均法)劃分節氣,用圭表測日影確定冬至日,以冬至為起始,每個節氣間隔時間約15天,霜降約在冬至后300天。清初(1645年)起至今,以“定氣法”劃分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節氣。霜降過后,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較熱,秋燥明顯!八怠惫潥夥从车氖菚円箿夭钭兓^大、天氣漸漸變冷,并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于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的。由于霜是天冷、晝夜溫差大的表現,故以“霜降”來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令。霜降節令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俗話講“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后,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笨梢姟八怠北硎咎鞖庵饾u變冷,陰氣始凝。霜降節氣后,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晝夜溫差變化大,明顯感到早晚較冷!八倒潥庾蠲黠@的就是晝夜溫差變化較大。氣候特點
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天晴久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干燥,氣溫漸漸轉冷。霜降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天氣漸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霜降后,晝夜溫差更大,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秋燥明顯。霜降過后,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露結為霜”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露滴凍結而成的凍露,是堅硬的小冰珠。霜,是指貼近地面的空氣受地面輻射冷卻的影響而降溫到霜點以下,在地面或物體上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而霜凍是指由于溫度劇降而引起的作物凍害現象,因此,發生霜凍時不一定出現霜,出現霜時也不一定就有霜凍發生;但是,因為見霜時的溫度已經比較低,要是繼續冷卻,便很容易導致霜凍的發生。霜降節氣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前后。這時節冷空氣南下,天氣越來越凍,我國南方地區早晚較冷;而北方部分地區早已入冬,部分地區溫度已降到0攝氏度以下,如東北地區的北部、內蒙古東部和西北地區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文字記述
《逸周書·周月》:“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
《國語·周語中》:“火見而清風戒寒!比龂鴧琼f昭注:“謂霜降之后,清風先至,所以戒人為寒備也!
魏巍《東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論節氣,還不到霜降,這里已經下了好幾場霜!計算方法
霜降日期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后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3.438,20世紀C=24.218。
舉例說明:2088年霜降日期=[88×0.2422+23.438]-[88/4]=44-22=22,10月22日霜降。
例外情況:2089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民間文化
節氣歌
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霜降前后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麥忙! ≡绮バ←溈觳檠a,保證苗全齊又壯! ∨吹敬斯澱崭,地瓜切曬和鮮藏! ∶藁ㄕ找屑,棵上地下都拾光! 褪胀砬锉榈馗,柴草歸垛糧歸倉! 〈笈锕喜丝垂芎,追肥澆水把蟲防, 大蔥蘿卜陸續收,白菜抓緊來攏幫! 〕ㄅ锫┤煨扪a,免得牲畜體著涼, 拴牢牲畜圈好豬,麥苗被啃受影響! 〔稉瞥婶~上市賣,藕葦蒲芡采收忙! 〕青l害鼠一起滅,既防疫病又保糧。霜降農諺
夏雨少,秋霜早。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秋雨透地,降霜來遲。
秋雁來得早,霜也來得早。
風大夜無露,陰天夜無霜。
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陽紅。
霜重見晴天。
嚴霜出毒日,霧露是好天。
濃霜毒日頭。
霜后暖,雪后寒。
一夜孤霜,來年有荒;多夜霜足,來年豐收。
霜降降霜始(早霜),來年谷雨止(晚霜)。
雪打高山霜打洼。
嚴霜單打獨根草。
秋雁當頭叫,必有大風到。
晚稻就怕霜來早。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滿倉。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
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滿倉。
霜降前,薯刨完。
寒露早,立冬遲,霜降收薯正適宜。
紅薯半年糧,好好來保藏。
紅薯本是莊稼寶,就看收存好不好。
地燥打洞,地潮搭棚。
瓜窖糟,如倉倒。
鮮瓜爛,飯丟半。
地瓜要壞,快切快曬。
棉是秋后草,就怕霜來早。
輕霜棉無妨,酷霜棉株僵。
早春棉,減產少,夏棉霜早不得了。
霜后還有兩噴花,摘拾干凈把柴拔。
時間到霜降,種麥就慌張。
霜降,瞎撞。
時間到霜降,白菜畦里快摟上。
缺苗補,密苗間,麥苗勻全才增產。
密了穗子小,稈軟容易倒。
稀了穗頭少,產量就難保。
以籽定苗,以苗定蘗,以蘗保穗。
芒種黃豆夏至秧,想種好麥迎霜降。
望近霜降好種麥。
迎伏種豆子,迎霜種麥子。
霜降播種,立冬見苗。
壩里霜降點。
寒露種菜,霜降種麥。
晚麥不過霜降。
霜降前,要種完。
麥不讓霜。
濕地無晚麥。
霜降攏菜(白),立冬起菜。
霜降拔蔥,不拔就空。
霜降蘿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來。
地凍蘿卜長。
復收揀起地里糧,積少成多堆滿倉。
豐收第一收,精收第二收,復收第三收,三收才算收。
復收一畝數量少,萬畝復收不得了。
寧可吃到肚里,不可瞎到地里。
莊稼老漢不知閑,放下鋤頭拿扁擔。
扁擔不扎,兩頭溜塌。
秋天彎彎腰,強似冬天轉三遭。
出門帶鐮刀,回來挑一挑。
上洼不空手,回來不空簍。
出門樣樣收,回來過遍手,該喂牛的喂牛,能編簍的編簍,最后剩下入灶口。
留地不種麥,快著耕起來。
秋冬耕地如水澆,開春無雨也出苗。
冬耕滅蟲,夏耕滅荒。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
霜降配羊清明羔,天氣暖和有青草。
霜降來臨溫度降,羅非魚種要捕光,溫泉溫室來越冬,明年魚種有保障。
種完麥,忙完秋,快采藕。
種完麥,忙完秋,割葦蒲,采雞頭(米)。各地農諺
霜降、寒露都在陽歷10月,各地農諺綜合于下
山西 時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種莫放松。采棉刨薯回茬麥結合秋澆快進行。澆地造林集飼料,山藥異地換種子。
河北 寒露霜降,收割大豆。抓緊打場,及時入庫。晚茬小麥,突擊播種。收割山草,好喂牲口。菠菜油菜,種上幾畝。來年春季,能早收獲。
山東 霜降一到,天氣漸冷。抓緊收割,地瓜花生。切曬瓜干,要趁晴天。地瓜入窖,不能放松。麥田苗情,檢查要精。缺苗斷壟,及時補種。
新疆 十月寒露與霜降,秋高氣爽秋風涼。北疆初霜在上旬,南疆霜降見秋霜。抓緊秋澆和冬灌,勞動果實快貯藏。牲畜抓膘又配種,拉運草料到冬場。
江蘇 寒露無青稻,霜降一齊倒。
上! ∈潞督铀,秋收秋種冬活忙,晚稻脫粒棉翻曬,精收細打妥收藏。
安徽 寒露收割罷,霜降把地翻。
湖南 十月寒露霜降到,收割晚稻又挖薯。
福建 十月寒露霜降臨,稻香千里逐片黃,冬種計劃積肥足,添修工具稻登場。節氣風俗
吃柿子
已成熟的柿子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則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八抵畷r,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古人眼里,菊花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峨s五行書》說: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鼻趾ι眢w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辟兇迎祥。
登高遠眺
古時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九月節,寒露、霜降、重陽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氣量和肺活量明顯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還可以培養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掃墓祭祖
古時候,霜降時節有掃墓祭祖的習俗。據《清通禮》中說:“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擴荃,屆期素服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后“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節氣注意
霜凍影響
霜凍霜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是指空氣溫度突然下降,地表溫度驟降到0℃以下,使農作物受到損害,甚至死亡。霜凍通常出現在秋、冬、春三季。它與“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并且地面溫度低于0℃,在物體上直接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有霜凍時并不一定是霜。發生霜凍時不一定出現霜,出現霜時也不一定就有霜凍發生。霜”不是從天上降下來,“霜”是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在氣象學上沒有“霜降”的概念。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后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霜凍是指空氣溫度突然下降,地表溫度驟降到0℃以下,使農作物受到損害,甚至死亡。它與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并且地面溫度低于0℃,在物體上直接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有霜凍時并不一定是霜。一些地方的人們把“秋霜”和“春霜”統稱霜凍。
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國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東部、青海南部、祁連山區、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爾泰山區、北疆西部山區、東北及內蒙東部等地年霜日都超過100天,淮河、漢水以南、青藏高原東坡以東的廣大地區均在50天以下,北緯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兩廣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雙版納、海南和臺灣南部及南海諸島則是沒有霜降的地方。霜由冰晶組成,它是由于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在接觸到較冷的物體如土塊、草葉、較低的屋頂瓦片后,直接由氣態凝華為固態,附著在這些物體表面形成的。
霜降節氣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涼爽的秋風已吹到花城廣州。東北北部、內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我國北方到了霜降前后,夜里散熱很快,溫度會降到0攝氏度以下,出現雪霜。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于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八怠北硎咎鞖庵饾u變冷。漢至1645年使用的的“平氣法節氣”反映的是黃河流域的氣候特征。古代平氣法節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豺狼開始捕獲獵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農作物變化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因為“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在南方,卻是“三秋”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皾M地秸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收獲以后的莊稼地,都要及時把秸稈、根茬收回來,因為那里潛藏著許多越冬蟲卵和病菌。華北地區大白菜即將收獲,要加強后期管理。霜降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干季,要高度重視護林防火工作。
結霜的植物“霜降殺百草”,深秋的植物,漸失生機!帮L刀霜劍嚴相逼”說明霜是無情的、殘酷的。其實,霜和霜凍雖形影相連,但危害莊稼的是"凍"不是"霜"。有人曾經試驗:把植物的兩片葉子,分別放在同樣低溫的箱里,其中一片葉子蓋滿了霜,另一片葉子沒有蓋霜,結果無霜的葉子受害極重,而蓋霜的葉子只有輕微的霜害痕跡。這說明霜不但危害不了莊稼,相反,水汽凝華時,還可放出大量熱來,1克0℃的水蒸汽凝華成水,放出氣化熱是667卡,它會使重霜變輕霜、輕霜變露水,免除凍害。與其說“霜降殺百草”,不如說“霜凍殺百草”。霜是天冷的表現,凍是殺害莊稼的敵人。由于凍則有霜(有時沒有霜稱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統稱霜凍。
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為初霜,初霜愈早對作物危害愈大。我國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漸推遲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區外,最早見霜的是大興安嶺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見霜;東北大部、內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現在沈陽、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薩一線;11月初山東半島、鄭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見霜;我國東部北緯30°左右、漢水、云南省北緯20°左右的地區要到12月初才開始見霜;而廈門、廣州到百色、思茅一帶見霜時已是新年過后的1月上旬了。霜降節氣是大秋作物最后完成收獲的季節,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正值冬麥播種黃金季節,油菜一般已進入二葉期,南方開始大量收挖紅苕。此時北方地區農田應進行深度耕翻,以保持土壤的健康。長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區對于冬麥和油菜應及時間苗定苗,中耕除草,防治蚜蟲。防凍措施
①適時早種,錯開晚秋霜凍;農民在葡萄園里點火造煙抗霜凍
②選用早熟高產品種;
③澆水,因為干土比濕土散熱快;
④熏煙,可在小范圍內形成保溫云層,減輕凍害;
⑤鋤地,“鋤頭有火”,可提高地溫;
⑥施腐植酸鈉或磷肥,使作物提前成熟。試驗證明:施于山藥、玉米、糜谷,可提前成熟5-7天;
⑦最根本是植樹造林,它可調節氣溫,徹底改變環境。藥膳與食療
雪霜與農作物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
霜降節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毛病,慢性支氣管炎也容易復發或加重。這時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洋蔥,芥菜(雪里蕻)。
一些地方要吃紅柿,認為這樣可以御寒,能補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說法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霜降之時,在五行中屬土,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系上,此時與長夏同屬土,所以應以淡補為原則,并且要補血氣以養胃。飲食進補當依據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
飲食養生學側重于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陰陽,滋養五臟六腑和預防疾病。因此,在傳統養生學中,食物也根據其“性味歸經”而分為了不同的類型。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霜降養生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要防秋燥,運動量可適當加大。飲食調養方面,此時宜平補,要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玉蜀黍、蘿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雞肉、泥鰍等都不錯。
中醫專家指出,防秋燥、防秋郁、防寒是霜降期間的健康防護重點。秋燥表現為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膚干燥等。因此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蘋果、香蕉等滋陰潤燥食物。晚秋時節的肅殺景象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應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羊肉和豆類等;還要適當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集體活動。另外,這個季節不是人人適合“秋凍”。對抵抗力差的老年人,應及時關注天氣,按時增減衣服,以免濕邪、寒邪入侵,導致生病。節氣養生
養生重點
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養生關鍵應注意做好“外御寒、內清熱”。霜降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的開始。俗語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此時節,晝夜溫差變化增大,因此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最好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
秋末時節,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多吃生津潤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蘿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兩側,練練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們預防呼吸道疾病。
天氣逐漸變冷,身體局部保暖不當或人體為適應寒冷的刺激而有所增加的新陳代謝等原因,使得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的發病隨之增多。尤其是有消化道潰瘍病史的人,要特別注意自我保養,一定要堅持醫生的指導治療,避免服用對胃腸黏膜刺激性大的食物和藥物。
“霜葉紅于二月花”。霜降過后,楓樹、黃櫨樹等樹木在秋霜的撫慰下,開始漫山遍野地變成紅黃色,如火似錦,非常壯觀。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賞美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護膝關節,切不可運動過量。膝關節在遇到寒冷刺激時,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老年人運動時,不宜做屈膝動作時間較長的運動,要盡量減少膝關節的負重。養生知識
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秋令屬金,脾胃為后天之本,此時宜平補,尤其應健脾養胃,以養后天。栗子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這時的進補佳品。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稱打霜,而經過霜覆蓋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霜打過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
古人一般秋補既吃羊肉也吃兔肉。閩臺民間在霜降這天,要進食補品,閩南有句諺語“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恍┑胤揭约t柿,認為這樣可以御寒,能補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的說法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逸周書·周月》:“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薄秶Z·周語中》:“火見而清風戒寒!比龂鴧琼f昭注:“謂霜降之后,清風先至,所以戒人為寒備也!蔽何 稏|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論節氣,還不到霜降,這里已經下了好幾場霜!詩詞
《霜降》(左河水)
一朝秋暮露成霜,幾份凝結幾份陽。
荷敗千池蕭瑟岸,棉白萬頃采收忙。
《賦得九月盡(秋字)》(元。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葉秋。
玄陰迎落日,涼魄盡殘鉤。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過今夕,休詠賦中愁。
《泊舟盱眙》(韋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館聽雞鳴。
鄉國云霄外,誰堪羈旅情。
《秋懷奉寄朱補闕》(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騷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閑居。
暮色秋煙重,寒聲牖葉虛。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歸田賦,猶陳諫獵書。
不知青瑣客,投分竟何如。
《歲晚》(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
冉冉歲將宴,物皆復本源。
何此南遷客,五年獨未還。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彌安。
亦嘗心與口,靜念私自言。
去國固非樂,歸鄉未必歡。
何須自生苦,舍易求其難。
《謫居》(白居易)
面瘦頭斑四十四,遠謫江州為郡吏。
逢時棄置從不才,未老衰羸為何事。
火燒寒澗松為燼,霜降春林花委地。
遭時榮悴一時間,豈是昭昭上天意。
《霜降》(貴谷子)
氣肅霜降漸冷涼,草木枯萎凋零黃。
月夜秋云沒落水,總有青綠獨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