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名片
- 中文名驚蟄
- 外文名AwakeningofInsects
- 別名啟蟄
- 代表寓意天氣回暖,生機盎然
- 氣候特點春雷乍動、雨水增多
- 所屬季節春季
- 時間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
- 太陽位置太陽到達黃經345°
- 前一節氣雨水
- 后一節氣春分
- 風俗活動祭白虎、打小人
- 風俗食物“炒蟲”、生梨
- 農事活動開始春耕
- 養生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
- 三候桃始華;黃鸝鳴;鷹化為鳩
- 屬性二十四節氣的二月節令
節氣特點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于每年公歷3月5日或6日交節。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驚蟄時節,各種蟄蟲有感因此開始活動,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驚蟄后氣溫回升較快,長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而華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作為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除東北地區、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至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至6℃,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地區和華南地區已達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時數也有了明顯的增加。
據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后,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濕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進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绑@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以南的氣候規律相吻合。典籍記載
驚蟄,二月節。西漢戴德《大戴禮記·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平靜書齋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元代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桃始華【《呂氏春秋》作桃李華】。桃,果名,花色紅,是月始開。
倉庚鳴,庚亦作鹒,黃鸝也。詩所謂‘有鳴倉庚’是也!墩慢斀洝吩唬簜},清也;庚,新也;感春陽清新之氣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詩》曰黃鳥,齊人謂之搏黍,又謂之黃袍,僧家謂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黃,又名鵹黃。諺曰黃栗留、黃鶯鶯兒,皆一種也。
鷹化為鳩。鷹,鷙鳥也,鷂鹯之屬。鳩,即今之布谷,《章龜經》曰:仲春之時,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故名曰鸤鳩!锻踔啤吩圾F化為鷹,秋時也。此言鷹化為鳩,春時也。以生育肅殺氣盛,故鷙鳥感之而變耳?资显唬夯,反歸舊形之謂。故鷹化為鳩,鳩復化為鷹,如田鼠化為鴽,則鴽又化為田鼠。若腐草為螢,鴙為蜃,爵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復本形者也。
夫理有常有變,然有變而常者,有變而變者。其在于物,雀變為蛤,鷹變為鳩,此應氣之變,變之常也。
物候桃始華:桃,果名,花色紅,是月始開。
倉庚鳴:庚,亦作鹒,黃鸝也!对姟匪^“有鳴倉庚”是也。
《章龜經》曰:“倉,清也;庚,新也。感春陽清新之氣而初出,故名!逼涿疃;
《詩》曰“黃鳥”,齊人謂之“搏黍”,又謂之“黃袍”,僧家謂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黃,又名鵹黃,諺曰:“黃栗留黃鶯”,鶯兒皆一種也。
鷹化為鳩:鷹,蟄鳥也,鷂鹯之屬;鳩,即今之布谷。
《章龜經》曰:“仲春之時,林木茂盛,又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故名曰鸤鳩!
《王制》曰:“鳩化為鷹,秋時也!贝搜扎椈癁轼F,春時也。以生育肅殺氣盛,故鷙鳥感之而變耳。
孔氏曰:“化者,反歸舊形之謂!惫竖椈癁轼F,鳩復化為鷹,如田鼠化為鴽,則鴽又化為田鼠;
若“腐草為螢”,“雉為蜃”,“爵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復本形者也。
節氣別稱:
據說該節氣在歷史上也曾被稱為“啟蟄”!洞蟠鞫Y記·夏小正》曰:“正月啟蟄”。在現今的漢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啟蟄”這個名稱。
據說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進入唐代以后,“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啟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慣的原因,大衍歷再次使用了“驚蟄”一詞,并沿用至今。日本與中國一樣,在歷代的具注歷中使用“驚蟄”。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歷與宣明歷!皢⑾U”的名稱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貞享改歷的時候。時節農事
氣候特點
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钡搅梭@蟄,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真是: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區驚蟄節氣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較雨水節氣升高3℃以上,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天氣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多數年份驚蟄期間氣溫穩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種,其余地區則常有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12℃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不可盲目早播。
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華南中部和西北部驚蟄期間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繼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開始露頭。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于需水較多的時期,對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春產量的重要因素。植樹造林也應該考慮這個氣候特點,栽后要勤于澆灌,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閑。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后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后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按豪左@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卻利于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重要意義
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方位是和干支時間以及八卦聯系在一起的。當斗柄指向正東方,卦在震位,是為仲春之月,萬物之所出達也,萬物出則天地變化可現矣。在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氣候變化影響而出現生長發育的現象。果樹管理
驚蟄后氣候逐漸變暖,萬物開始復蘇,是梨、桃、李等落葉果樹的開花抽梢期和柑橘、楊梅等常綠果樹的萌芽前期,也是果園年周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在生產管理中主要應做好以下幾點:
注意清除越冬病原菌和越冬代害蟲
一是及早清除園內枯枝、落葉、僵果及雜草等,并集中燒毀;二是清理刮除枝干上的粗皮、爛疤,處理后用百菌敵1~10倍液涂抹傷口;三是抽梢前選晴暖日子全園噴石硫合劑一次,落葉果樹用波美3~5度(也可用晶體石硫合劑20倍代替),常綠果樹用波美1度(也可用晶體石硫合劑100倍代替)。
加強芽前肥施用
主要施用尿素和有機質肥料,梨、桃、李等在驚蟄前開環狀溝或放射溝株施有機復合肥2.5~5kg加尿素0.1~0.2kg,施后覆土;在新梢展葉期和花蕾期各噴一次有機液肥;梨、桃、李等在花蕾期噴“果大多”每包加水90kg,謝花后再噴“果大多”每包加水45kg。
合理用藥,適時化學防治
梨在花蕾期,桃、李在花謝后即用2.5%消虱蚜1000倍加40%毒死蜱1000倍加80%果菌速凈800倍液(梨再加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或20%粉銹星1500倍)噴1~2次。
及時疏花或花序
梨在現蕾期先疏去弱花序,再根據需要每隔5~10cm留一花序,其余一律疏除(僅疏去花蕾),授粉條件好的每花序留一半左右的邊花蕾,疏去中心花蕾;桃、李等也宜加強疏花和疏果工作。蔬菜管理
保護地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
對節能型日光溫室栽培的越冬黃瓜、西葫蘆、番茄、辣椒的管理應進行中耕劃鋤,提高地溫增加透氣性,促進新根生長。在管理上要結合防病進行葉面追肥,對受凍害或長勢較弱(漚根)的作物要盡快換茬提高春季產量。
做好病蟲害防治
由于溫度低,陰天較多,灰霉病、葉霉病、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根腐病發生較為普遍,要及時噴施各類殺菌劑,防止病菌擴散造成更大危害。畜牧管理
驚蟄后氣溫開始回升,降雨量增加。此時,田野間青草開始生長、綠肥紅花草子和黃花草子生長旺盛,給草食家畜開始提供青綠飼料。這一時期,畜禽重點是抓好耕牛補料催膘,家畜的春防、春配及防病工作都必須抓緊。一般在春耕前半個月至一個月開始給牛增加營養。
春季也是母牛配種季節,為不失時機抓好春配,適當加強種公牛和繁殖母牛的飼養管理。
生豬重點抓好春季豬瘟和牲畜“五號病”的預防注射,同時預防豬只受涼感冒發熱。
春季是家兔繁殖的黃金季節,要抓好長毛兔和肉用兔的春繁工作。要做到適時配種。
養雞專業戶,早春三月,天氣多變,必須采取薄膜保溫室育雛,提高育雛成活率。
防止飼料霉變,日糧中應添加抗霉劑,同時防止孕畜流產。
防止兔、禽球蟲病、流感等病。民間習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風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驚蟄吃梨源于何時,無跡可尋,但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傳說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著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贏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后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后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后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關于驚蟄吃梨還有其他幾種說法:
是因為驚蟄這個節氣萬物復蘇。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御病菌的侵襲。
古代時生物類別比較多,有些傳染病也沒有100%的特效藥,而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蘇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預防。
蘇北及山西一帶有流傳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吨芏Y》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白ⅲ骸绑@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笨梢姴坏傧x的生態與一年四季的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凡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驅趕霉運
驚蟄民間習俗“打小人”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千金月令》上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笔以揪哂袣⑾x的功效,在驚蟄這天,灑在門檻外,認為蟲蟻一年內都不敢上門,這和聞雷抖衣一樣,都是在百蟲出蟄時給它一個下馬威,希望害蟲不要來騷擾自己。
抒發內心不忿
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泄內心的不滿,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對象,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們知難而退及抒發個人內心的不忿。淵源發展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岸墓潥狻笔歉芍v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它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斗轉星移與廿四節氣有著密切關系。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時間,北斗七星會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季節、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我國位于北半球,北回歸線穿越我國境內。北回歸線是一條具有天文學意義的特殊緯度線,天文意義上的四季轉換時,這條北回歸線及其附近地區的物候、氣候亦在漸變。古老天文學稱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為“建”,以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作為確定月份的標準,稱為斗建(亦稱“月建”),配數字與十二地支,十二月建分別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笆陆ā焙汀岸墓潥狻笔歉芍v(歲起攝提紀元)的基本內容,干支歷法將一“歲”(攝提)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斗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子丑”)。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時間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倍繁鷱恼龞|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開始,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歲末十二月指丑方,次歲正月又復還寅位,斗柄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干支歷法以天象“斗柄回寅”為立春(歲首),亦即“春正”(正月),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為一“歲”。北斗星斗柄指向確立的二十四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循環往復。
西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04年)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采用“平均時間法”(又稱平氣法)劃分節氣。用立桿測影(圭表)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日短至)這天作為冬至日,把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均分24等份,每“節氣”之間的時間均等,每個節氣間隔時間15天!捌骄鶗r間法”劃分的節氣,把冬至列為“二十四節氣”首位,始于冬至,終于大雪。先測出冬至日因為冬至時影子最長,其相鄰幾天的影長變化最為明顯,更利于觀測記錄。平均時間法劃分的節氣,每個節氣間隔時間均等,由于不考慮太陽在黃道上運動快慢不勻,與實際天象不符。因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F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于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依照精密的天文計算得出!岸夥ā笔歉鶕栐诨貧w黃道上的位置確定節氣的方法,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每1等份為一個節氣,合起來正好是廿四節氣。其是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排序上仍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也就是視太陽從黃經0度出發(此刻太陽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黃道圓周36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的“度數”均等、“時間”不均等。廿四個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定氣法“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周年視運動,所以“二十四節氣”在公歷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二者前后不差1-2日!岸夥ā眲澐值墓潥,始于立春,終于大寒。節日文化
農事諺語
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冬雖過,倒春寒,萬物復蘇很艱難。
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
天氣漸漸寒轉暖,華北田野地化通。
春季生產掀高潮,從南到北忙春耕。
麥田追肥和澆水,緊跟鋤摟把土松。
大麥豌豆向日葵,突擊播種莫再等。
大蒜栽種不出九,精細認真管大棚。
興修水利好時機,挖溝筑壩打深井,
莊稼歉收一年苦,不修水利代代窮。
春季造林好時機,因地制宜分樹種,
栽后護理要認真,光栽不護白搭工。
家禽孵化黃金季,牲畜普遍來配種,
天暖花開溫升高,畜禽打針防疫病。
快把魚塘整修好,放養魚苗好節令。
春雷一響,驚動萬物。
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
驚蟄有雨并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麥成堆。
驚蟄地氣通。
驚蟄斷凌絲。
地化通,見大蔥。
九盡楊花開,春種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飯地里吃。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凍土化開,快種大麥。
大地化,快種葵花和蓖麻。
大麥豌豆不出九。
豌豆出了九,開花不結紐兒。
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
驚蟄地化通,鋤麥莫放松。
麥鋤三遍無有溝,豆鋤三遍圓溜溜。
麥子鋤三遍,麥縫像條線。
麥子鋤三遍,等著吃白面。
麥子鋤三遍,皮薄多出面。
驚蟄不耙地,好像蒸鍋跑了氣。
地化通,趕快耕。
到了驚蟄節,耕地不能歇。
驚蟄冷,冷半年。